香港一直不重視本土歷史,學校裡的相關科目都只對香港史輕描淡寫,但這其實是悲哀得可笑。
近百多年來,東方世界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劃時代的變遷與衝擊,香港作為中西文化的交匯點,造就了她的得天獨厚。每當周邊地區發生戰亂,香港往往因地緣政治的因素而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與影響力,不論是政治、經濟,還有文化,所以香港歷史不僅是單單的地區史,而是屬於國際的。正因為這個獨一無二的背景,還有相對穩定和自由的狀況,香港一直也是各派勢力謀定而後動的橋頭堡。從清末的革命黨、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到現在,香港一直都是當中不同勢力的角力點。這不平凡的過去,卻被政權與主流社會這樣對待,說不過去,可笑可悲。
回顧歷史並不是抱殘守舊,而是要認清長處,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現在不少人妄自匪薄,盲目溶合不屬於自己的地方。試想,若一個地方沒有自己的性格,那就什麼都不是。回顧歷史,認識那些年先輩是如何走來,根本可以堂堂正正,何須長他人志氣。
以上感受也是我籌辦「土瓜灣的電影、奇案與歷史」導賞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土瓜灣除了有不少經典電影場景外,還隱藏著不少重要的時代密碼,是一個能全面呈現香港不平凡過去的絕佳地區。
圖片來源:王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