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從一個東江縱隊小鬼隊成員的角度去展開故事,影片表面是主旋律,不過在許鞍華的烹調下顯得克制,沒有肉麻的慷慨激昂,而是用貼近人性的方式去講這段歷史和人民的處境。場景方面,電影除了在中國取景外,有一定篇幅也選在香港取景,部分場景的背景更與電影有微妙的關連。
沙羅洞
今日的沙羅洞,落泊凋零,廢墟處處,總覺得很神秘。75年前的淪陷時期,這鄉郊地區不像今日般寂寞,而且在歷史洪流中也擔當了角色。這裡當年曾是東江游擊隊的活躍地,據說這裡不少村民曾為游擊隊通風報訊。去年有一部關於東江游擊隊的電影曾在此地取景,戲裡戲外彷彿有微妙的關連,這部電影就是許鞍華的作品《明月幾時有》。電影講述東江游擊隊在淪陷時的事跡,片中的沙羅洞是游擊隊的秘密棲身地,馮淬帆飾演的村長默默為以劉黑仔(彭于晏)為首的游擊隊提供支援。據說昔日沙羅洞有部分村民也曾加入游擊隊,而張屋更曾經是他們的秘密療傷基地。
南生圍
位於元朗橫洲東面的南生圍,是香港其中一個景致迷人的濕地。南生圍被東面的錦田河及西面的山貝河所包圍,由於位處濕地緩衝區,很多在米埔可見的鳥類和生物如招潮蟹和彈塗魚均可在南生圍見到。南生圍一直都是香港電影的拍攝勝地,除了《明月幾時有》外,還有《黑社會》、《鐵三角》、《殺破狼》、《導火線》、《朱麗葉與梁山伯》、《救殭清道夫》等。
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前身為鍾逸傑爵士在任新界政務司時的官邸,於1904年興建,及後政府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訂為法定古蹟。為保存建築物的文化價值和附近豐富的動植物物種,它於1986年被發展為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運作及管理。在《明月幾時有》中,這裡成了日軍香港憲兵隊本部。
慎德居
慎德居俗稱大梁屋,座落於元朗十八鄉祟正新村。崇正新村是一條以梅縣歸僑及國民黨移民組成的雜姓客家村,村內共有5棟建於三十年代被評為歷史建築的私宅,分別是錦安廬、慎德居、林屋、蘭欽樓和舊差館,當中以印尼華僑梁幹臣建造的慎德居規模最大,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除了《明月幾時有》外,《竊聽風雲3》也在這裡取景。
油街實現
「油街實現」,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前身為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於1908 年建成。現在保育為一處推廣視覺藝術的展覽及活動中心。
泥涌
明月幾時有,日當頭,潮退才是朝聖時候。西貢泥涌,這裡除了有《明月幾時有》,還有技安的《都市情緣》。
石水渠街
《明月幾時有》最後一鏡。驀然回首,此時此處此模樣,選這條有歷史有故事的街道作結,有意思。
大澳
逢吉茶樓
赤坎
赤坎古鎮始建於清朝順治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現在的街道建築多源於上世紀初,由旅居海外的華僑出資興建。古鎮傍著潭江而建,樓房混合著西式建築及廣州式騎樓的獨特風格,甚有置身民初的感覺。位於古鎮內的三家巷影視城,是按照上世紀二十年代廣州西關的建築風格而建成,佔地6000平方米,除了《明月幾時有》外,王家衛作品《一代宗師》和成龍的《醉拳II》也在這裡取景。
圭峰山
劉黑仔(彭于晏)與方蘭(周迅)與日軍槍戰的深山場景
山咀港
方蘭(周迅)首次幫東江縱隊運宣傳刊物,在碼頭遇上憲兵檢查,有驚無險。該碼頭的取景地在咀港
照片來源:發行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