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首執導筒之作《旺角卡門》,有別於當年主流的黑幫電影,在故事結構和藝術風格上皆令人眼前一亮。但對比他其後任我行的風格作品,此片仍保留一份港產類型片的格式,雖然在細節上其實也可窺視他日後令人津津樂道的筆觸。在取景方面,電影選取不少具地道氣息的地點拍攝,從喧鬧的油尖旺到寧靜的大嶼山,還有具時代意義的調景嶺。不少場景已不復存在,只能藉著電影片段作點回憶。
中僑國貨
中僑國貨由印尼華僑孫城曾及謝興濟等人於1958年創辦,是昔日香港最大規模的國貨公司之一。六、七十年代是國貨公司的黃金時期,但隨著日資和外資百貨公司開始進駐,國貨公司也開始式微,中僑最後也敵不過時代洪流在九七年金融風暴前結業。《旺角卡門》開首那隱藏於旺角璀璨夜燈中憔悴的中僑招牌,彷彿對電影主角的處境作了個微妙的開場白。【位置:旺角山東街47-51號(即現在的星際城市)】
洞天冰室
在《旺角卡門》中,黑幫嘍囉烏蠅(張學友)出場那幕是在一間老冰室內裝腔作勢地收爛數,這間老冰室名叫洞天,事實上已結業多時,現址有一家茶餐廳經營著。談到洞天冰室,昔日與同街的「添樂園」是不少電影人的聚腳地。不少電影人喜歡開工前在洞天集合吃早餐喝咖啡,收工後則在添樂園吃晚飯或宵夜。【位置:九龍城福佬村道43號(即現在的五星茶餐廳)】
通菜街、西洋菜南街
通菜街(又稱女人街)和西洋菜南街是旺角人流最高的購物集中地,因夠地道和富壓迫感,不少香港電影都喜歡在這裡取景。在《旺角卡門》中,喜充有料的烏蠅(張學友)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因一次為手下出頭被人從女人街追到西洋菜南街,最後在旺角百老匯戲院門口被圍毆和羞辱。
西南酒家
昔日每逢乘車經過九龍城的太子道東,一定會看見「西南酒家」和「南園飯店」兩個醒目的大招牌。因為電影,令這兩個招牌多了一股魅力,特別是當它們不復存在以後。王家衛的《旺角卡門》和林嶺東的《學校風雲》曾記錄了那些年的印記。在《旺角卡門》中,烏蠅(張學友)為手下在酒家的天台辦了一場寒酸的婚宴;在《學校風雲》中,學校場景則在酒家旁的孔仲岐紀念中學取景,電影開首一覽舊啟德機場和「西南酒家」與「南園大飯店」兩個大招牌的場景便是在學校的天台取景。【位置:九龍城太子道東(即現在的太子匯)】
油麻地戲院、麗華戲院
油麻地戲院於1930年開始啟用,是香港碩果僅存的戰前戲院,屬第二級歷史建築物。戲院歷經默片、有聲片、邵氏、金公主院線至放映日活色情電影各個階段,見證香港戲院的盛衰。戲院於1998年正式結業,及後於2012年活化成現在的戲曲活動中心。在《旺角卡門》中,落泊的烏蠅(張學友)「被安排」在油麻地戲院門前賣魚旦,懶散的他被華(劉德華)當面責難。【位置:油麻地窩打老道6號】 另一場烏蠅在戲院前賣魚旦被Tony(萬梓良)奚落的場景並非油麻地戲院,而是位於大角咀現已結業的麗華戲院。
油麻地果欄
油麻地果欄是香港主要的生果批發市場,一到午夜時分便會熱鬧起來,一輛輛載着各式各樣水果的大貨車會在這裡卸貨。果欄也是一個品流複雜之地,經常有警察到來調查黑社會活動。正因此特色,不少江湖片喜歡以果欄為故事背景或拍攝場景。在《旺角卡門》中,華(劉德華)在果欄巧遇他的前度女友Mabel(黃鶯),看着懷有身孕的她,頓時百般滋味在心頭。【位置:油麻地新填地街與窩打老道交界】
砵蘭街
位於旺角心臟地帶的砵蘭街,其名字源於英國波特蘭公爵(The Duke of Portland)William Cavendish-Bentinck,於1927年為紀念他而命名。砵蘭街南至油麻地文明里,北達太子界限街,當中以旺角一段人流最旺,品流也最複雜,該處夜總會、酒吧、竹館林立,是一處聲色犬馬、龍蛇混雜之地。不過,自大型購物商場朗豪坊在砵蘭街開業後,此街似乎也正蘊釀着改變。在《旺角卡門》中,有勇無謀的烏蠅(張學友)單人匹馬到Tony(萬梓良)位於砵蘭街的竹館肆意挑釁,最後更連累本打算引退的華(劉德華)給他善後。
貝澳
貝澳位於大嶼山南部,由張姓的老圍與鹹田和何姓的新村與羅屋等村落組成。沿岸有一處水清沙幼的泳灘,旁邊設有營地,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旺角卡門》中的海風餐廳位於貝澳的老圍村,娥(張曼玉)與華(劉德華)在那裡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位置:貝澳老圍村19號(現在是一間國際學校)】
梅窩
梅窩又名銀礦灣,古稱梅蔚或梅窠,位於大嶼山的東南部,據說宋朝末代皇帝昺及其侍從在逃避蒙古軍追捕時曾在此避難。在青嶼幹線及港鐵東涌線未落成之前,梅窩是大嶼山居民往返香港島市區的主要通道。在《旺角卡門》中,華(劉德華)與娥(張曼玉)就在梅窩碼頭的電話亭內上演了一場激烈的經典熱吻。「火一般的激情滔滔不息因你起,當中一雙戀人甘心給戀火灼死,漆黑之中等待你再次與我一起,火一般的嘴唇浪漫地令我不羈,My love Take my breath away⋯⋯」
大澳永安街
大澳位於大嶼山西部,昔日是香港的漁鹽業重地,其縱橫交錯的水道與沿岸密密麻麻的棚屋是這裡的特色。永安街是大澳的主要街道,在《旺角卡門》中,這裡也記下了華(劉德華)與娥(張曼玉)的甜蜜片段,可惜一切都是短暫的。
調景嶺
調景嶺位於鯉魚門以東一帶,內戰後期開始有不少撤退和逃避赤化的國軍官員、士兵和商人聚居,繼而形成一個自成一角有「小台灣」之稱的寮屋區。印象中的調景嶺是遍地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地方,「毋忘在莒,反攻大陸」的標語,充滿著濃濃的政治色彩。寮屋區於1996年清拆,現在只能透過電影去感受這個昔日被放逐且卧虎藏龍的角落,其中一部具體紀錄了調景嶺風貌的電影是《旺角卡門》,在片中是烏蠅(張學友)的老家。
葵涌警署
在《旺角卡門》的片末,「寧願做一日英雄,都唔想做一世烏蠅」的烏蠅(張學友)獨自到警署執行刺殺任務,可惜最後被警察射殺,前來幫忙的阿華(劉德華)也同樣被亂槍掃射,最後倒臥在血泊之中。【位置:葵涌葵涌道999號】
文字來源:王冠豪(2016)。<旺角卡門>。《電影朝聖》,Vol.12(2016年6月),頁38-48。
劇照來源:《旺角卡門》© 1988 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
對「【場景】旺角卡門」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