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的映畫風景

08.00 鎌倉-海街-七里ヶ浜 3

鎌倉位於橫濱市西南,三面環山,南向相模灣,是與奈良和京都齊名的古都。鎌倉在12世末至14世紀初是日本的政治中心,當時史稱為「鎌倉幕府」時期,政權由武將源賴朝創建。鎌倉幕府最重要的意義是開啟了由武士掌握實權的管治模式,天皇成為傀儡,幕府成為政治的中心。過往不少電影或戲劇都改篇自源賴朝和其弟源義經這名「悲劇英雄」的事蹟,例如黑澤明的《踏虎尾》便是其中之一。

自「鎌倉幕府」於1333年滅亡後,鎌倉在政治上的角色便日漸減退。但是,由於鎌倉保留不少歷史遺跡,再加上其清幽古雅和背山面海的環境,令鎌倉成了一處兼具秀麗風光和文化內涵的觀光勝地。再者,鎌倉與電影也有不可或缺的聯繫,由於該處風光秀麗,更有古樸之氣,故順理成章地成了不少電影的理想取景地。本文嘗試帶大家走一轉鎌倉,從近期熱映的是椒裕和作品《海街女孩日記》的場景朝聖開始,再深入尋訪與鎌倉有關的電影痕跡,諸如小津和黑澤明的足跡。

江之島電鐵

08.01 鎌倉-海街-江之島電鐵 b
江之島電鐵(江之電)是連接藤澤、江之島與鎌倉之間的地方性鐵路,共有15個車站,全長約10公里。鐵路由1902年開始運作,最初連接藤澤至江之島,及後才延伸至鎌倉各站。江之電是不少鐵路愛好者及攝影發燒友的朝聖地,電車一時穿梭於狹窄的街道上,一時則運行於一望無際的湘南海岸旁,景觀變化多端。在天朗氣清之下,從稻村崎或七里濱都可欣賞富士山的美景。以鎌倉作主場景的《海街女孩日記》,江之電成了影片中的必然場景。
08.01 鎌倉-海街-江之島電鐵

極樂寺車站

08.02 鎌倉-海街-極楽寺站 a
極樂寺是江之島電鐵線的車站之一,以位於附近的古剎極樂寺命名。木造的極樂寺車站外貌古樸,曾被選為「關東車站百選」之一。還有站前的老郵筒和木造長椅,也令這個小小的車站格外有份質樸的吸引力。連結極樂寺和長谷兩站有一條隧道,這條被稱為「極樂洞」的隧道是江之電線上唯一的隧道,於明治時期開闢,令江之電線能延伸至鎌倉市區。在《海街女孩日記》中,香田家設定在極樂寺車站附近,是電影出現次數最多的場景。
08.02 鎌倉-海街-極楽寺站

極樂寺

08.03 鎌倉-海街-極楽寺 a (1)
極樂寺創建於1259年,由權將北条重時創立,開山主持為忍性。寺內的「忍性墓」是國之史跡,其他文化遺產包括忍性塔、五輪塔等。寺內氣氛古樸肅穆,走在被古樹包圍的參道上有份清心舒泰的感覺。寺內嚴禁攝影,想看看內貌,除了親身到遊外,還可透過電影。在《海街女孩日記》中,極樂寺是「海貓食堂」老闆娘(風吹純)的喪禮場地。【地址:鎌倉市極樂寺三丁目6-7】
08.03 鎌倉-海街-極楽寺

極樂寺坂切通

08.04 鎌倉-海街-極樂寺坂切通 a
極樂寺坂切通是昔日「鎌倉七口」之一,於1996年被日本文化廳選定為「歴史之道百選」之列。街道主要於江戶時代闢建,是連結山中地區和市區的街道,沿道走可感受一下鎌倉早年的城市風貌,現在此道已成了從極樂寺車站至由比濱的主要車道。在《海街女孩日記》中,與椎名醫生(堤真一)分手後,幸(綾瀨遙)沿著這條古道回家,心情忐忑。
08.04 鎌倉-海街-極樂寺坂切通 (1)

導地藏堂

08.05 鎌倉-海街-導地藏堂
導地藏堂是供奉地藏菩薩的地方,位於極樂寺附近的一座是鎌倉二十四地蔵之一,1267年由極樂寺主持忍性建立。在《海街女孩日記》中,導地藏堂是鈴(廣瀨鈴)避雨的地方。【地址:鎌倉市極樂寺2-2-2】

極樂寺櫻橋

08.06 鎌倉-海街-極樂寺櫻橋
極樂寺櫻橋差不多是前往車站的必經之地,該處也是電影《海街女孩日記》中經常出現的場景。

衣張山

08.07 鎌倉-海街-衣張山 b
衣張山鄰近鎌倉最古老的寺院杉本寺,從鎌倉火車站搭乘23和36線巴士於「杉本観音」站下車,再往南步行前往登山口(途經「上杉朝宗及氏憲邸跡」的石碑)。衣張山是一座約海拔120米的小山,山路尚算易走,但部分路段有點濕滑和陡峭。衣張山名字源自「鎌倉幕府」的創建者源賴朝和其妻北条政子,相傳他倆曾在炎夏時命人在山上鋪了白衣,令整座山的外貌像冬天一樣,讓人有份涼快之感。沿著茂密的竹林小徑,很快便會到達山頂。該處景觀開揚,可遙望鎌倉和其海岸的美景。在《海街女孩日記》的片末,幸(綾瀨遙)與鈴(廣瀨鈴)一起登上衣張山頂,向著山下的鎌倉放聲大叫,將抑壓在心底的感受一次過抒發出來。
08.07 鎌倉-海街-衣張山 1
08.07 鎌倉-海街-衣張山 2

文佐食堂

08.08 鎌倉-海街-文佐食堂 a
在《海街女孩日記》中,那家馳名白飯魚(吻仔魚)刺身飯的「海貓食堂」其實是位於被喵星人佔領的江之島上,其真實名稱是「文佐食堂」,是當地一間街坊小店。來到文佐食堂,坐在四姊妹曾坐過的位置,點一客白飯魚飯,當然少不了佳乃(長澤正美)最愛的ビール(啤酒),這才叫完成朝聖的任務。【地址:江之島1-6-22】
08.08 鎌倉-海街-文佐食堂 1
08.08 鎌倉-海街-文佐食堂 2 (1)

七里濱(七里ヶ浜)

08.09 鎌倉-海街-七里ヶ浜 a
七里濱是鎌倉西南一處長2.9公里的沙灘,在天晴的時候,這裡可同時觀賞江之島與富士山的美景。在江戶時代(1603-1868),不少浮世繪畫家都喜歡以這裡取材,當中包括歌川廣重和葛飾北齋兩位大師。在《海街女孩日記》中,四姊妹一起到七里濱遊玩,充滿童心的鈴(廣瀨鈴)更收集了不少貝殻。
08.09 鎌倉-海街-七里ヶ浜 1 (1)
08.09 鎌倉-海街-七里ヶ浜 4 (1)

稻村崎(稲村ケ崎)

08.10 鎌倉-海街-稲村ガ崎 b (1)
稻村崎是分隔七里濱與由比濱兩個長灘的海岬,由於貌似稻叢,故因而得名。在鎌倉幕府時代,稻村崎是進入鎌倉的交通要道,鎌倉幕府末期,武將新田義貞便曾取道稻村崎而將鎌倉幕府滅亡。稻村崎與七里濱一樣,都可同時觀賞江之島與富士山的美景。在《海街女孩日記》中,幸(綾瀨遙)與椎名醫生(堤真一)就在海灘的階梯上告別。這裡也是電影最後一幕的場景,四姊妹出席完「海貓食堂」老闆娘的喪禮後,結伴到稻村崎的海灘漫步。在這壯美的海岸下,幸、佳乃(長澤正美)和千佳(夏帆)很感恩上天賜了鈴(廣瀨鈴)這瑰寶給她們。
08.10 鎌倉-海街-稲村ガ崎 1
08.10 鎌倉-海街-稲村ガ崎 2

麻心

08.11 鎌倉-海街-麻心 a
麻心是一家位處由比濱(由比ヶ浜)岸邊的二樓餐廳,從江之電長谷站向海方向步行一會便達,餐廳主打食材是麻和有機植物。除了提供餐飲外,店內還售賣一些用麻製成的家居用品和民族樂器,是一家挺有個性的餐廳。不能不提的是餐廳的景觀,向窗的位置可欣賞由比濱的美景,在《海街女孩日記》中,佳乃(長澤正美)與男友藤井(坂口健太郎)曾相約在麻心談心。【地址:鎌倉市長谷2-8-11二樓】
08.11 鎌倉-海街-麻心 1
08.11 鎌倉-海街-麻心 b

材木座豆腐川橋

08.12 鎌倉-海街-材木座 豆腐川の橋 b (1)
沿由比濱東走便是材木座海岸,在鎌倉幕府時期,第三代征夷大將軍曾計劃在這裡建造船隻渡海往中國(當時是中國的南宋),不過最後因水太淺而擱置。這裡也是著名作家夏目漱石作品《心》筆下的場景之一。材木座南邊的豆腐川有一條小石橋,坐在該處看著太陽緩緩地隱沒在遠處的江之島內,美不勝收。在《海街女孩日記》中,坐在小石橋上的佳乃(長澤正美)為了「海貓食堂」老闆娘的不幸發牢騷,旁邊的上司坂下(加瀨亮)則鼓勵她,說上帝解決不了的事就讓我們去傷腦筋吧。【地址:鎌倉市材木座海岸】
08.12 鎌倉-海街-材木座 豆腐川の橋 1
08.12 鎌倉-海街-材木座 豆腐川の橋 a (1)

腰越漁港

08.13 鎌倉-海街-腰越漁港 a
鈴(廣瀨鈴)與好友在漁港準備白飯魚(吻仔魚)作料理之用。

鎌倉市立御成中學校

08.14 鎌倉-海街-鎌倉市立御成中学校 1
鈴(廣瀨鈴)的學校【地址:鎌倉市笹目町2番1号】

関水スポーツ本店

08.15 鎌倉-海街-関水スポーツ本店
千佳(夏帆)工作的運動用品店【地址:藤澤市鵠沼石上1丁目3−1】

北鎌倉

08.17 鎌倉-麥秋-北鎌倉 a
相對於鎌倉,北鎌倉更加散發著古樸的小鎮風情。該處環境寂靜,聚集眾多古蹟和寺院,沒有金雕玉砌的空洞,但有樸素平實的內涵。北鎌倉是小津安二郎晚年生活的地方,該處也成了他不少晚年作品的取景地,例如《晚春》和《麥秋》就曾在北鎌倉取景。
08.17 鎌倉-晚春-北鎌倉 1
晚春

08.17 鎌倉-麥秋-北鎌倉 3
麥秋

鶴岡八幡宮

08.18 鎌倉-晚春-鶴岡八幡宮 a
鶴岡八幡宮是鎌倉的標誌性古跡,始建於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由武將源賴義建造。及至鎌倉幕府建立,創始人源賴朝將之擴建及搬遷至現址。八幡,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皇室的祖神、源氏的氏神與武士的守護神,位於宇佐市的宇佐神宮是日本4萬餘座八幡宮中的總本社,而鶴岡八幡宮則是「日本三大八幡」之一。在小津作品《晚春》中,周吉(笠智眾)與妹(杉村春子)在鶴岡八幡宮商量著紀子(原節子)的婚事。【地址:鎌倉市雪ノ下2-1-31】
08.18 鎌倉-晚春-鶴岡八幡宮

鵠沼海岸

08.19 鎌倉-晚春-鵠沼海岸 b
鵠沼海岸位於江之島以西,是湘南地區的游泳和衝浪勝地。不少電影都曾與鵠沼海岸扯上關係,當中包括小津安二郎的《戶田家的兄妹》、木下惠介的《如此又一天》等,而最深刻的必定是小津作品《晚春》中的場景,在片中,紀子(原節子)與服部(宇佐美淳)結伴到鵠沼海岸郊遊,在海天一色的海岸上騎單車,瀟洒奔放。
08.19 鎌倉-晚春-鵠沼海岸 1
08.19 鎌倉-晚春-鵠沼海岸 4

鎌倉大佛

08.20 鎌倉-麥秋-鎌倉大佛 a
鎌倉大佛位於鎌倉市長谷的高德院內,其創建資料不詳,但據現存史料推測,大佛的歷史可追溯至十三世紀中期的鎌倉時代。大佛原本位於一座寺廟建築中,但自從該建築於室町時代被海嘯摧毀後,大佛就一直在露天之下保存著。在小津作品《麥秋》中,紀子(原節子)與兩名姪兒陪伴老父周吉(菅井一郎)到大佛遊覽,兩小鬼在納悶間拿爺爺周吉開玩笑。【地址:鎌倉市長谷4-2-28】
08.20 鎌倉-麥秋-鎌倉大佛 1
08.20 鎌倉-麥秋-鎌倉大佛 2 (1)

鎌倉高校前

08.21 鎌倉-天國與地獄-鎌倉高校前 a
因為井上雄彦的《Slam Dunk》(男兒當入樽/灌藍高手),令鎌倉高校前車站的平交道火熱起來,但對於一眾老影迷來說,這裡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因為黑澤明的經典《天國與地獄》。在片中,綁匪竹內銀次郎(山崎努)的藏參處便是位於鎌倉高校前站附近的山坡上,在該處看江之島彷彿像一座山似的。
08.21 鎌倉-天國與地獄-鎌倉高校前 1
08.21 鎌倉-天國與地獄-鎌倉高校前 2

鎌倉市川喜多映畫記念館

08.22 鎌倉-鎌倉市川喜多映畫記念館 3 (1)
川喜多長政及其夫人和子,在近代日本的電影史擔當了相當份量的角色。川喜多夫婦早年引進不少外國電影到日本,當中包括尚雷諾亞、布紐爾、英瑪褒曼、薩耶哲雷等大師的作品。另一方面,他們也積極為日本影人穿針引線及提供資助衝出日本,令黑澤明、大島渚和市川崑等大師的作品得以為世人所認識。從六十年代開始,川喜多夫婦更致力推動電影保育工作,有系統地保存不少珍貴的電影資料及拷貝。位於鎌倉市的川喜多映畫記念館是川喜多夫婦的故居,於2010年4月開幕。館內設有相關的專題展覽和資料室供訪客參觀和找尋資料,也不時舉辦電影放映、課程、研討會和講座等活動。【地址:鎌倉市雪ノ下2丁目2番地12號】

圓覺寺

08.23 鎌倉-圓覺寺 1
圓覺寺位於北鎌倉火車站旁,1282年由北条時宗創建,目的是為悼念當年與蒙古人作戰時的罹難者。小津安二郎過世後葬於圓覺寺,其墓碑並沒有刻上名字,只在碑上刻上「無」字,這格外有份禪意。碑側也刻有一段漢詩:「君元天性佛心人,深搜庶民美與真。緣盡黯浮留不住,去遊三會龍華春。」以此總結了他作品的精髓。在小津的墓碑附近,也安葬了另一位日本電影巨匠木下惠介,到遊者可順道向這位與黑澤明同期出道的先輩憑吊。除小津和木下外,「映畫女優」田中絹代也安葬於該寺的松嶺院內。【地址:鎌倉市山ノ內409】
08.23 鎌倉-圓覺寺-小津
08.23 鎌倉-圓覺寺-田中絹代 2 (1)
08.23 鎌倉-圓覺寺-木下

安養院

08.24 鎌倉-安養院-黑澤明 1
安養院以鎌倉幕府的創始者源賴朝的妻子北条政子的法號命名,創建於1225年,屬淨土宗寺院。電影大師黑澤明辭世後與其妻矢口陽子合葬於安養院內。墓園可從寺院旁的小路前往,步行數分鐘可達。如遊鎌倉,不妨到該處探望這位偉大的電影前輩。【地址:鎌倉市大町3-1-22】
08.24 鎌倉-安養院-黑澤明 3 (1)

瑞泉寺

08.25 鎌倉-瑞泉寺-志村喬 3
瑞泉寺建於1327年,由幕府重臣二階堂道蘊與「七朝帝師」夢窗疏石創建。寺院位處鎌倉邊陲,古樸幽靜,周邊是紅葉谷,所以又有「花寺」的稱號,每年十二月下旬至一月下旬是賞花的最佳日子。熟悉黑澤明電影的朋友,相信對志村喬不會陌生,其代表作有《七武士》、《流芳頌》、《野良犬》等經典,他於1982年逝世,安葬的地方就是瑞泉寺。【地址:鎌倉市二階堂710】
08.25 鎌倉-瑞泉寺-志村喬 5

文字來源:王冠豪(2015)。<鎌倉的映畫風景>。《電影朝聖》,Vol.10(2015年10-11月),頁3-25。
圖片來源:王冠豪
劇照來源:
《海街女孩日記》© 2015 東寶
《麥秋》 © 1951 松竹
《晚春》 © 1949 松竹
《天國與地獄》© 1963 東寶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