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日本媒體發布消息,日本傳奇女演員原節子於今年的9月5日因肺炎與世長辭,由於原節子要求低調處理後事,所以其家人於兩個月後才正式發布訃告。
筆者第一次看原節子的演出,是從黑澤明的《我對青春無悔》(1946年)開始。
《我對青春無悔》是黑澤明戰後的第一部電影作品,由當時著名的左翼作家久坂榮二郎編劇,電影男主角野毛隆吉(藤田進)的原型是共產主義者尾崎秀實。
拍攝這部電影時,有共產黨背景的工會在東寶的勢力非常強大。黑澤明雖然是站在工會的一方,但他對以宣傳社會主義為題材的電影始終都不感興趣,唯一令他感興趣的是女主角幸枝這個由原節子飾演的角色,因這個角色是一位有獨立思考的女性,在當時保守的社會下,這是電影仍沒有正式認真描寫過的女性角色。
不過,拍這部電影對黑澤明來說並不如片名般「無悔」,而是「有愧」的,原因是這部電影的劇本是違背其意願而重寫的。拍攝這部電影時,正值東寶罷工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工會自第一次罷工成功後,聲勢日益壯大,並組織了劇本審議會,對電影的創作進行決定性的干預。根據審議會的意見,因為當時有另外一部內容相近似的電影正在籌拍中,故要求將此片劇本的第一稿硬生生地修改,而修改後的第二稿也不是黑澤明所滿意的。為了將缺失收窄,此片的最後20分鐘是用來糾正瑕疵的。這最後的20分鐘,就是描寫幸枝在農村度過艱苦生活的一段。這場20多分鐘由短鏡頭組成的段落,是一段非常精彩的電影組接藝術,它不但能糾正影片的瑕疵,更成為一幕不朽的經典片段。
《我對青春無悔》或許不是原節子最好的電影,但對筆者來說是最有紀念性的。 永遠懷念原節子(1920-2015)。
文字來源:王冠豪(2015)。<每月隨筆>。《電影朝聖》,Vol.10(2015年10-11月),頁67。
劇照來源:《我對青春無悔》 © 1946 東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