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點:屈地街電車廠 – 銅鑼灣
主辦: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嘉賓:黃修平(《狂舞派》導演)、王冠豪(電影朝聖)
內容:坐上叮叮,以此作切入點,遊歷電影人地情。參加者多數是年輕的學生,當中的互動對我也有啟發。從屈地街到銅鑼灣,再從銅鑼灣到屈地街,談的不只是電影,經歷的是不同的時空,延伸的是世界。
香港人煙稠密,大廈林立,是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單只商業區的摩天大廈,大多數新式的住宅樓宇也向高空發展,四五十層樓司空見慣。另一方面,因「土地問題」令貧窮戶也有被走向高空的趨勢,不少舊廈甚至是工廈的天台成了他們的棲身之所。兩類大廈呈現了不同的世界,這也是香港骨子裡貧富懸殊的複離本質。高密度和格局嶙峋的大廈分佈是香港一個獨特的城市景觀,而天台就是最能呈現這種在地質地的最佳地方。所以在香港電影中,大廈天台經常成為拍攝場景,這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電影所罕見。今期專題會為大家介紹一些在電影中出現過的天台場景,當中不少是大家眼熟但又說不出位置的經典場景。 繼續閱讀
時間的沖蝕,現實的歷練,昔日的幹勁變成不知為何的死拼,「滑晒啞」,生命彷彿在消耗著,真正的自己在殘酷現實中被遺忘。
早前看回兒時照片,看見相中的自己,那個似曾相識但久違的笑容,那久久未能釋懷的遺憾,彷彿在喚醒自己一些最重要的東西⋯⋯ 我是否真的沒有選擇? 繼續閱讀
原文於2013年8月10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片名:狂舞派/The Way We Dance
年份:2013
導演:黃修平
演出:顏卓靈、蔡瀚億、楊樂文、Tommy “Guns" Ly
看到片名與海報,《狂舞派》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部純粹的街舞電影,再加上台前幕後都並不是大家熟悉的電影人,對不諳這運動的觀眾(如筆者)來說入場觀看此片的意欲著實不大。但觀畢後,我除了有喜出望外的感覺外,還有一份莫名的衝擊。 繼續閱讀
Film Pilgr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