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甜品 舊社區的人情味

螢幕快照 2019-01-09 下午8.46.10

早前籌備電影場景團,聚焦點在土瓜灣,一個位於市區但自成一國的老社區。選擇土瓜灣,除了該區是多部海內外影視作品的拍攝場景外,還有其獨特的香港地道庶民味,在香港已愈來愈難體驗的在地質感。沙中線將在不久的將來開通,土瓜灣是當中的站點,這個老社區的面貌將不能避免地受影響,特別是當中的鄰里關係,將會面對因重建而重新洗牌的衝擊。講開土瓜灣的鄰里關係,不得不提一間我近年經常光顧的小店,我認識這家店是從一部經典電視劇《大時代》開始。 繼續閱讀

電影新蒲崗

14.00 電影新蒲崗

新蒲崗位處黃大仙東南面,毗鄰舊啟德機場,其名稱源自附近的老村落蒲崗村,該村於淪陷時已被日軍拆毀。現在新蒲崗一帶過去是舊啟德機場07/25跑道(1939年落成)的所在地,當年飛機升降時更需要把一段清水灣道的車輛截停。五十年代後期,位於九龍灣填海地的新跑道落成啟用,舊跑道一帶則發展成香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工業區,以配合當年工業的蓬勃發展。新蒲崗除了在香港工業發展佔有一席重要位置外,在歷史上也有不能磨滅的影響,因為對現代香港有決定性影響的「六七暴動」,其導火線就是源自新蒲崗工廠的勞資糾紛。 繼續閱讀

【場景】一個字頭的誕生

03.00 一個字頭的誕生

《一個字頭的誕生》,是韋家輝第二部電影作品,也是他在銀河映像的第一部作品。配合銀河映像早期的路線,電影無論在形式、結構和拍攝手法都非常大膽偏鋒和具實驗性。電影骨子裡的喻意也有不同方向的解讀,對黑幫片的嘲諷、對時代的投射、對人生和命運的哲思,藉着黑色幽默的手法呈現韋家輝獨特的世界觀。這部電影被不少影迷奉為神片,其「神」之處不只是電影的質素本身,還有她對香港電影的意義,因為這部電影促成了一個非凡字頭的誕生,她就是「銀河映像」。 今期的經典電影經典場景會以《一個字頭的誕生》為題,帶大家走走曾在這部經典電影出現過的場景。 繼續閱讀

祥利冰室

01-%e7%a5%a5%e5%88%a9%e5%86%b0%e5%ae%a4-01

這是爬手棋哥與兄弟們餐聚的地方〔文雀〕;
也是十九區滅罪小王子龍威與人渣科學家交易的地方〔龍咁威2003〕;
曾幾何時,這亦是眾黑幫嘍囉商談到湛江食大茶飯的地方〔一個字頭的誕生〕⋯⋯ 繼續閱讀

太平山街 遇上單身男女

03-%e5%a4%aa%e5%b9%b3%e5%b1%b1%e8%a1%97-%e9%81%87%e4%b8%8a%e5%96%ae%e8%ba%ab%e7%94%b7%e5%a5%b3

太平山街是上環一條古老街道,位於該區的小山崗「太平山」上。但此太平山並非現在乘山頂纜車所登的著名旅遊景點太平山(又稱「山頂」),兩處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在香港開埠初期,上環區的太平山治安不靖,經常有盜賊出沒擾民,及後政府在該區附近設置軍營與警署,治安才大為改善,而該區亦因此而以太平山來命名。 繼續閱讀

盲探/Blind Detective

原文於2013年7月6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20-%e7%9b%b2%e6%8e%a2

片名:盲探/Blind Detective
年份:2013
導演:杜琪峰
演出:劉德華、鄭秀文、郭濤、高圓圓

劉德華近日先後有兩部電影上畫,分別是六月公映的《天機.富春山居圖》和七月的《盲探》,兩部電影同樣都包含不同元素,但出來的效果卻有天壤之別。前者被譽為近年難得一見的「爛片」,後者則是杜琪峰與韋家輝一同泡製的高水準作品。這兩部電影一部是大雜燴,另一部是一品鍋。《天機.富春山居圖》給人的感覺是驚蝕底似的每樣都要一點,但在毫無章法之下弄至不倫不類,難以下嚥;《盲探》則相反,創作人將素材搭配得宜,烹調過程也具見心思,所以既新鮮又好味。 繼續閱讀

毒戰/Drug War

原文於2013年4月20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18-%e6%af%92%e6%88%b0

片名:毒戰/Drug War
年份:2013
導演:杜琪峰
演員:古天樂、孫紅雷

自2003年 CEPA(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簽定後,與內地合拍電影成了香港電影從業的重要發展模式。從積極方面看,此政策給予久陷行業低迷的香港電影工作者一條新出路,令香港的電影能重新振作。但經過這十年的觀察,香港電影的發展似乎並不如最初的預期。

在內地拍片,其先天性缺陷無疑是那觸摸不透的審查制度,不少香港人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在內地往往成了一種忌諱而被封阻。從近年的合拍片看,一部分香港電影人為了迎合內地人的口味在創作上自我閹割本身的香港特色與風格,拍出來的作品往往是無形無神、不倫不類。誠然,拍富內地風味電影的內地土生導演多的是,捨易取難的香港導演很難拍出那種只有土生土長才能領會的情懷;再者,從觀眾角度看,不少內地觀眾其實是看港片奶水長大的一群,所以在傳統港片中的文化差異其實並沒有想像般大,而且,不少內地觀眾其實更希望看一些與內地本土電影有別,富香港風格的電影,所以當他們看到那些不倫不類的合拍電影時,他們其實比香港觀眾更加失望。當然,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近年也有不少合拍片也非常出色,但卻始終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那感覺往往來自電影本身所側重的內地格式,但卻忽視了香港電影的風味。直到今年由杜琪峰執導的《毒戰》,筆者終看到一部懂得分莊閒,以香港+銀河映像風味為先的合拍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