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 為土瓜灣和觀塘老社區送別

《智齒》是鄭保瑞導演自《車手》(2012)後回歸香港現場之作,也是回到他昔日《狗咬狗》與《軍雞》的暗黑暴力類型但更成熟的作品。電影改篇自中國作家雷米的同名小說,編劇之一是昔日銀河映像的中堅歐健兒。電影雖改編自中國作家的小說,縱使故事用模糊抽離的方式設定背景,但骨子裡卻流露出一種紮實的港式質地,這感覺取決於創作人的背景和生活經歷,還有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場景。

繼續閱讀

香港電影天台場景

12 天台

香港人煙稠密,大廈林立,是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單只商業區的摩天大廈,大多數新式的住宅樓宇也向高空發展,四五十層樓司空見慣。另一方面,因「土地問題」令貧窮戶也有被走向高空的趨勢,不少舊廈甚至是工廈的天台成了他們的棲身之所。兩類大廈呈現了不同的世界,這也是香港骨子裡貧富懸殊的複離本質。高密度和格局嶙峋的大廈分佈是香港一個獨特的城市景觀,而天台就是最能呈現這種在地質地的最佳地方。所以在香港電影中,大廈天台經常成為拍攝場景,這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電影所罕見。今期專題會為大家介紹一些在電影中出現過的天台場景,當中不少是大家眼熟但又說不出位置的經典場景。 繼續閱讀

觀塘工廠 酷極的映像

05.00 觀塘工廠 酷極的映像

觀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部,北宋時期稱為「官富場」,在當時是一個官方鹽場。由官富場演變,此區也被人稱為「官富」和「官塘」。及至1950年代起,香港政府開始使用「觀塘」一名。觀塘自1950年代開始規劃為一個工業區,其後進行大規模填海,發展為香港第一個衛星城市。隨着人口愈來愈多,周邊地區也陸續興建不少公共及私人房屋,令該區成為香港其中一個人口密集的社區。但隨着工業式微,不少舊工廈已被清拆及重建,有些更改建成貨倉、樓上舖,甚至有不少文化團體進駐。近年也有不少香港電影人進駐觀塘工業區,例如劉偉強與陳可辛在該區皆有辦公室,而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位於鴻圖道77號的銀河映像大本營,其周邊更是不少銀河電影的拍攝場景。本文嘗試帶大家走一趟觀塘工業區,體驗一下這個與別不同又酷極的電影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