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命案》鄭保瑞 x 林家棟/文:王冠豪GARY(電影朝聖)

「銀河映像,難以想像。」這句來自劉青雲的名言成了銀河映像在影迷心中的印象。誕生於香港電影開始衰退的關鍵時期,銀河映像這個字頭在艱難的處境下為香港電影創出另一種可能性。對電影從業者來說,銀河映像也為他們提供了另一個出口,在既有的框架下發掘不同的想像空間和突破的機會,鄭保瑞和林家棟是當中兩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繼續閱讀

【場景】樹大招風

33.00 樹大招風

曾幾何時叱咤風雲,黑白兩道也奈不了何,日月星移,過去的風光早已不再。有為兩斗米折腰,有在潛藏伺機待動,也有的真以為仍可隻手摭天⋯⋯但他們皆沒發覺有股不可抗力。

《樹大招風》借回歸前發生在三大賊王身上的故事寄喻香港的宿命,「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不如讓一切隨風,瀟瀟洒洒尋找三大賊王的足跡。 繼續閱讀

太平山街 遇上單身男女

03-%e5%a4%aa%e5%b9%b3%e5%b1%b1%e8%a1%97-%e9%81%87%e4%b8%8a%e5%96%ae%e8%ba%ab%e7%94%b7%e5%a5%b3

太平山街是上環一條古老街道,位於該區的小山崗「太平山」上。但此太平山並非現在乘山頂纜車所登的著名旅遊景點太平山(又稱「山頂」),兩處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在香港開埠初期,上環區的太平山治安不靖,經常有盜賊出沒擾民,及後政府在該區附近設置軍營與警署,治安才大為改善,而該區亦因此而以太平山來命名。 繼續閱讀

盲探/Blind Detective

原文於2013年7月6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20-%e7%9b%b2%e6%8e%a2

片名:盲探/Blind Detective
年份:2013
導演:杜琪峰
演出:劉德華、鄭秀文、郭濤、高圓圓

劉德華近日先後有兩部電影上畫,分別是六月公映的《天機.富春山居圖》和七月的《盲探》,兩部電影同樣都包含不同元素,但出來的效果卻有天壤之別。前者被譽為近年難得一見的「爛片」,後者則是杜琪峰與韋家輝一同泡製的高水準作品。這兩部電影一部是大雜燴,另一部是一品鍋。《天機.富春山居圖》給人的感覺是驚蝕底似的每樣都要一點,但在毫無章法之下弄至不倫不類,難以下嚥;《盲探》則相反,創作人將素材搭配得宜,烹調過程也具見心思,所以既新鮮又好味。 繼續閱讀

毒戰/Drug War

原文於2013年4月20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18-%e6%af%92%e6%88%b0

片名:毒戰/Drug War
年份:2013
導演:杜琪峰
演員:古天樂、孫紅雷

自2003年 CEPA(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簽定後,與內地合拍電影成了香港電影從業的重要發展模式。從積極方面看,此政策給予久陷行業低迷的香港電影工作者一條新出路,令香港的電影能重新振作。但經過這十年的觀察,香港電影的發展似乎並不如最初的預期。

在內地拍片,其先天性缺陷無疑是那觸摸不透的審查制度,不少香港人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在內地往往成了一種忌諱而被封阻。從近年的合拍片看,一部分香港電影人為了迎合內地人的口味在創作上自我閹割本身的香港特色與風格,拍出來的作品往往是無形無神、不倫不類。誠然,拍富內地風味電影的內地土生導演多的是,捨易取難的香港導演很難拍出那種只有土生土長才能領會的情懷;再者,從觀眾角度看,不少內地觀眾其實是看港片奶水長大的一群,所以在傳統港片中的文化差異其實並沒有想像般大,而且,不少內地觀眾其實更希望看一些與內地本土電影有別,富香港風格的電影,所以當他們看到那些不倫不類的合拍電影時,他們其實比香港觀眾更加失望。當然,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近年也有不少合拍片也非常出色,但卻始終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那感覺往往來自電影本身所側重的內地格式,但卻忽視了香港電影的風味。直到今年由杜琪峰執導的《毒戰》,筆者終看到一部懂得分莊閒,以香港+銀河映像風味為先的合拍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