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往往是現實的寫照,從中可窺探一個城市的面貌和人文特質。本文嘗試從電影場景的運用出發,透過四部香港電影的四種居住場景,從電影的訊息和角色的性格去了解我城不同階層的社會面貌。 繼續閱讀
標籤: 春夏
明月幾時有/Our Time Will Come
片名:明月幾時有/Our Time Will Come
年份:2017
導演:許鞍華
演出:周迅、彭于晏、霍建華、葉德嫻
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時的角色是微妙的,是真抗日還是抽後腿?眾說紛紜,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明月幾時有》無疑是主旋律,從一個東江縱隊小鬼隊成員的一邊倒角度去展開故事,不過在許鞍華的烹調下顯得克制,沒有肉麻的慷慨激昂,而是用貼近人性的方式去講這段富爭議性的歷史。
繼續閱讀
【場景】踏血尋梅
《踏血尋梅》是去年最受關注的香港電影之一,影片啟發自2008年一宗轟動一時的少女失蹤碎屍案。要處理這類具爭議性的真人真事題材不是容易的事,攪不好會弄至吃力不討好,甚至會對當事人及其親友造成傷害。《踏血尋梅》可貴之處是處理的角度和態度,不像一般相類題材的獵奇角度和剝削手法,而是採用一種抽離、客觀和尊重的態度去看這件事。案件真正發生在深水埗和石硤尾舊區,而電影也有不少場景在該區取景。本文嘗試為大家介紹這些場景,當中有戲內的片段,還有戲外的故事。 繼續閱讀
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原文於2015年12月11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片名: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年份:2015
導演:翁子光
演出:郭富城、金燕玲、白只、春夏、蔡潔、譚耀文、邵美琪、楊詩敏、袁浩揚
2008年4月,17歲少女王嘉梅失蹤,經警方調查後,懷疑梅已被殺害並遭肢解,而其屍首至今仍未尋回。電影《踏血尋梅》就是啟發自這宗轟動一時的案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