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綠色心臟:沙羅洞

螢幕快照 2019-01-08 下午3.25.08

今日的沙羅洞,落泊凋零,廢墟處處,總覺得很神秘。70多年前的淪陷時期,這鄉郊地區不像今日般寂寞,而且在歷史洪流中也擔當了角色。這裡當年曾是東江游擊隊的活躍地,據說這裡不少村民曾為游擊隊通風報訊。早年有一部關於東江游擊隊的電影曾在此地取景,戲裡戲外彷彿有微妙的關連,這部電影就是許鞍華的作品《明月幾時有》。 繼續閱讀

新華大旅店:尋找記憶的2046列車

螢幕快照 2019-01-07 下午3.06.15

澳門,近數百年來是華南對外關係的重要窗口,從16世紀葡萄牙人租地殖民開始,經過數百年的歷史沉澱,令澳門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華洋城市,有華人傳統文化氛圍,同時也散發著南歐風情,這就是獨特的澳葡文化。相對香港,澳門仍保留較多舊時代風貌,再加上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吸引不少電影劇組到澳門取景。要選近年最受歡迎的電影場景,位於福隆新街的新華大旅店必定是其中之一。 繼續閱讀

電影新蒲崗

14.00 電影新蒲崗

新蒲崗位處黃大仙東南面,毗鄰舊啟德機場,其名稱源自附近的老村落蒲崗村,該村於淪陷時已被日軍拆毀。現在新蒲崗一帶過去是舊啟德機場07/25跑道(1939年落成)的所在地,當年飛機升降時更需要把一段清水灣道的車輛截停。五十年代後期,位於九龍灣填海地的新跑道落成啟用,舊跑道一帶則發展成香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工業區,以配合當年工業的蓬勃發展。新蒲崗除了在香港工業發展佔有一席重要位置外,在歷史上也有不能磨滅的影響,因為對現代香港有決定性影響的「六七暴動」,其導火線就是源自新蒲崗工廠的勞資糾紛。 繼續閱讀

【場景】春嬌救志明

43.00 春嬌救志明

2010年《志明與春嬌》、2012年的《春嬌與志明》、今年的《春嬌救志明》,七年的經歷,從初遇的憧憬沉澱出來的是磨蝕還是昇華?這七年對影迷來說彷彿陪伴著志明與春嬌,一起經歷,一起嚐盡當中的喜怒哀樂。故事從香港到北京再回到香港,當中的場景都因春嬌與志明增添意思,有些過去並不起眼的路橋小巷都因春嬌與志明而變成熱點,例如平時人跡罕至的偉業街天橋,因為志明與春嬌化身成打咭和拍攝勝地,天橋更被人稱作「志明橋」,電影確實有難以預估的力量。這次就從《春嬌救志明》中,看看有沒有另一個傳奇場景的誕生。 繼續閱讀

《共犯》+《撒嬌女人最好命》台灣場景遊

02-%e5%85%b1%e7%8a%af-%e6%92%92%e5%ac%8c%e5%a5%b3%e4%ba%ba%e6%9c%80%e5%a5%bd%e5%91%bd-%e5%8f%b0%e7%81%a3%e5%a0%b4%e6%99%af%e9%81%8a-01
02-%e5%85%b1%e7%8a%af-%e6%92%92%e5%ac%8c%e5%a5%b3%e4%ba%ba%e6%9c%80%e5%a5%bd%e5%91%bd-%e5%8f%b0%e7%81%a3%e5%a0%b4%e6%99%af%e9%81%8a-02

彭浩翔與張榮吉相繼有新作於香港公映,前者的《撒嬌女人最好命》繼續用春嬌志明式的抵死手法刺探女性要害,後者的《共犯》則拋開前作《逆光飛翔》的清新風格去嘗試一個截然不同的類型。兩片不約而同都在台灣選了不少挺有特色的地方作拍攝場景,本文嘗試將這些場景整合一下,帶大家來一次共犯撒嬌朝聖之旅。 繼續閱讀

香港仔/Aberdeen

原文於2014年5月22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29-%e9%a6%99%e6%b8%af%e4%bb%94

片名:香港仔/Aberdeen
年份:2014
導演:彭浩翔
演出:古天樂、梁詠琪、楊千嬅、曾志偉、吳孟達、吳嘉麗、蔡潔、李汶桂

和彭浩翔過往不少的電影一樣,《香港仔》在細節上都滲著一些香港情懷和集體回憶,例如哥斯拉、星球大戰,還有一些兒時玩意如片中的碟仙,而其取景地往往也富有香港的地道色彩。不過,這只是細節上,並不是片中最重要的主題。近年不少評論喜歡將香港電影將本土甚至是中港關係扯上關係,《香港仔》亦然。筆者認為這些評論有不少是捉錯用神及附會之言,這不僅是流於偏狹的看法,並且會影響觀眾體會電影中的主要訊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