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從一個東江縱隊小鬼隊成員的角度去展開故事,影片表面是主旋律,不過在許鞍華的烹調下顯得克制,沒有肉麻的慷慨激昂,而是用貼近人性的方式去講這段歷史和人民的處境。場景方面,電影除了在中國取景外,有一定篇幅也選在香港取景,部分場景的背景更與電影有微妙的關連。 繼續閱讀
標籤: 周迅
電影新蒲崗
新蒲崗位處黃大仙東南面,毗鄰舊啟德機場,其名稱源自附近的老村落蒲崗村,該村於淪陷時已被日軍拆毀。現在新蒲崗一帶過去是舊啟德機場07/25跑道(1939年落成)的所在地,當年飛機升降時更需要把一段清水灣道的車輛截停。五十年代後期,位於九龍灣填海地的新跑道落成啟用,舊跑道一帶則發展成香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工業區,以配合當年工業的蓬勃發展。新蒲崗除了在香港工業發展佔有一席重要位置外,在歷史上也有不能磨滅的影響,因為對現代香港有決定性影響的「六七暴動」,其導火線就是源自新蒲崗工廠的勞資糾紛。 繼續閱讀
明月幾時有/Our Time Will Come
片名:明月幾時有/Our Time Will Come
年份:2017
導演:許鞍華
演出:周迅、彭于晏、霍建華、葉德嫻
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時的角色是微妙的,是真抗日還是抽後腿?眾說紛紜,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明月幾時有》無疑是主旋律,從一個東江縱隊小鬼隊成員的一邊倒角度去展開故事,不過在許鞍華的烹調下顯得克制,沒有肉麻的慷慨激昂,而是用貼近人性的方式去講這段富爭議性的歷史。
繼續閱讀
大磡村
大磡村原本是一條朱姓的客家村落,淪陷時期,日軍為擴建啟德機場而清拆大磡村,並將「朱氏宗祠」夷為平地。1950年代,由於中國大陸政局不穩,大批難民從內地逃難到香港,由於政府一時間未有安置該批難民的政策,故容許他們搭建寮屋居住,而大磡村也成了這批難民的棲身之所。隨着社會發展,香港政府於1998年宣布清拆大磡村寮屋區,並於2001年完成清拆工程。 繼續閱讀
《共犯》+《撒嬌女人最好命》台灣場景遊
彭浩翔與張榮吉相繼有新作於香港公映,前者的《撒嬌女人最好命》繼續用春嬌志明式的抵死手法刺探女性要害,後者的《共犯》則拋開前作《逆光飛翔》的清新風格去嘗試一個截然不同的類型。兩片不約而同都在台灣選了不少挺有特色的地方作拍攝場景,本文嘗試將這些場景整合一下,帶大家來一次共犯撒嬌朝聖之旅。 繼續閱讀
《竊聽風雲3》中的歷史建築
原文於2014年6月5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由麥兆輝和莊文強打造的《竊聽風雲》系列不經不覺已來到第三集,今集以近年在香港引起廣泛爭議的新界土地開發利益為題材,片中選取了元朗區的圍村作為拍攝場景,當中包括主要場景慎德居和植桂書室兩座歷史建築。 繼續閱讀
蘇州河
原文於2012年4月5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蘇州河,是指吳淞江下游上海市區一段的河道。根據約定俗成的習慣,當地人一般以北新涇為界,將吳淞江分為兩部分。上游流經吳江、蘇州、吳縣、昆山、嘉定、青浦部分仍舊稱為吳淞江;下游流經上海市區的部分則稱為蘇州河。在婁燁作品《蘇州河》中,這裡可窺視上海人的生活百態,也記載著「我」、馬達(賈宏聲)、牡丹和美美(周迅)那段既非比尋常,又莫名其妙的愛情故事。特以此部分獻給早逝的男主角賈宏聲(1967 – 201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