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幻愛》,所以屯門,也勾起了我與屯門的糾結。
初次來屯門 大約是82/83年,那年我外公外婆從土瓜灣搬到兆康。還記得第一次坐巴士到屯門,從叻君被尚義踢入會的電影現場「三邨一苑」,乘坐27號到旺角,再轉乘66號巴士到大興。到大興食碗牛什河充電後再乘車到兆康。山長水遠,第一次入屯門最興奮,其後沒有了新鮮感,剩下的就只有煎熬。
繼續閱讀因為《幻愛》,所以屯門,也勾起了我與屯門的糾結。
初次來屯門 大約是82/83年,那年我外公外婆從土瓜灣搬到兆康。還記得第一次坐巴士到屯門,從叻君被尚義踢入會的電影現場「三邨一苑」,乘坐27號到旺角,再轉乘66號巴士到大興。到大興食碗牛什河充電後再乘車到兆康。山長水遠,第一次入屯門最興奮,其後沒有了新鮮感,剩下的就只有煎熬。
繼續閱讀《清作之妻》(Seisaku’s Wife),一部對我很重要的電影,除了有我永恆的女神若尾文子外,還提醒我是非和良知是什麼一回事。相關道理很簡單,只是人將其弄得複雜,嚴重的更會變成邪惡的幫兇甚至入魔而不自知。 繼續閱讀
楊德昌經典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我的all time favourite
電影的背景是台灣的動員戡亂時期
即所謂白色恐怖時期
當中一幕特別震動我 繼續閱讀
近月的事,令香港與烏克蘭微妙地連結起來。
千禧年曾踏足這東歐國家,那年主要是因為舒夫真高,膽粗粗去他的母會基輔戴拿模朝聖。那年去北京辦烏國簽證簡直是惡夢中的惡夢,但幫我辦手續的金色短髮烏克蘭美女又是一份安慰。 繼續閱讀
七一,行到尾聲,右轉入夏慤道,希望透過自己雙眼與感受接觸真實。
一路走,看見一群走來走去,無私地互相幫助與扶持的年輕人。
他們正背負前人留下來鑊氣甚重的不易潔鑊,
他們正面對難以預計的凶險,會坐監的!會死人的!
他們還要給某些媒體老屈,
最慘的是他們要被不少香港人誤解和咒駡,當中可能包括自己的至親和好友…… 繼續閱讀
在百年古蹟大館的監獄操場唱歌和投映蔡明亮與李康生的「慢走長征」系列。 繼續閱讀
早日去了美善同道和江蘇街口周邊的場景,想起《奪命金》片末一段,再對照現在這個城市的境況,說不出的巧合與諷刺! 繼續閱讀
在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中,兩大探長雷洛與顏同可謂天生的冤家,由頭鬥到尾。電影中影射的是昔日叱吒黑白二道的探長呂樂和顏雄,但他倆在現實中並沒有如電影中戲劇性的恩怨情仇,反之,顏雄卻得到呂樂的賞識而擢升。 繼續閱讀
香港一直不重視本土歷史,學校裡的相關科目都只對香港史輕描淡寫,但這其實是悲哀得可笑。 繼續閱讀
Flashback 無限 loop
回憶總是溫柔感人的
當日的少年已成大叔
今日在特定時空底下
彷彿再次回到少年時 繼續閱讀
Film Pilgr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