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綠色心臟:沙羅洞

螢幕快照 2019-01-08 下午3.25.08

今日的沙羅洞,落泊凋零,廢墟處處,總覺得很神秘。70多年前的淪陷時期,這鄉郊地區不像今日般寂寞,而且在歷史洪流中也擔當了角色。這裡當年曾是東江游擊隊的活躍地,據說這裡不少村民曾為游擊隊通風報訊。早年有一部關於東江游擊隊的電影曾在此地取景,戲裡戲外彷彿有微妙的關連,這部電影就是許鞍華的作品《明月幾時有》。 繼續閱讀

大帽山:耐人尋味的電影異境

螢幕快照 2019-01-08 下午3.01.05

屹立於新界中部的大帽山是香港第一高峯,海拔957米高,幅員廣闊。相對香港其他山峯,大帽山較容易親近,上山路平緩易行,無需太多遠足經驗也能駕馭。

從荃錦公路與大帽山道口上山,沿路景觀壯麗,連綿的山巒,一邊是都市景觀,另一邊則是遼闊的鄉郊平原,站在最高點,感受當中開揚的環境與瞬息萬變的天氣,那是香港獨特又具象徵性的地境,也是這座城市獨一無二富層次的狀態。 繼續閱讀

益豐大廈 不簡單的延伸故事

螢幕快照 2019-07-03 下午11.55.13

若要選香港近年風頭最勁的電影場景,毫無疑問是鰂魚涌英皇道的「怪獸大廈」(海山樓、海景樓、福昌樓、益昌大廈和益發大廈組成的舊樓群)。2014年的《變形金剛4》(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這舊樓群成了柯柏文與狂派大打出手的場景,並令這座色彩斑斕兼富壓迫感的巨廈成為海內海外影迷的打卡熱點。近年因為絡繹不絕的打卡遊人影響居民的生活,大廈管理方不得已要貼上告示禁止外人在該處拍攝。事實上,怪獸大廈只是片中這組大戰場景的部分而已,另一部分其實發生在對面海一幢同樣富壓迫感的舊廈,在天衣無縫的駁景魔法下變成大銀幕中緊湊的決戰段落。這舊廈就是本文的主角 – 土瓜灣益豐大廈(I-Feng Mansions)。

益豐大廈位處土瓜灣道與浙江街口,共分四座,樓齡約50年。相對鰂魚涌的怪獸大廈,益豐的故事性更強,除了與電影場景有關的點滴,大廈於戲外的真實檔案也相當引人入勝,有社區故事,有諜海風雲,還有令人不寒而慄的香港奇案。 繼續閱讀

新華大旅店:尋找記憶的2046列車

螢幕快照 2019-01-07 下午3.06.15

澳門,近數百年來是華南對外關係的重要窗口,從16世紀葡萄牙人租地殖民開始,經過數百年的歷史沉澱,令澳門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華洋城市,有華人傳統文化氛圍,同時也散發著南歐風情,這就是獨特的澳葡文化。相對香港,澳門仍保留較多舊時代風貌,再加上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吸引不少電影劇組到澳門取景。要選近年最受歡迎的電影場景,位於福隆新街的新華大旅店必定是其中之一。 繼續閱讀

香檳大廈:被遺忘的明星地標

螢幕快照 2019-01-03 下午4.30.35

尖沙咀香檳大廈,近十多年來成了尋芳性地,連日本網站也有推介。在滿臉風霜的容貌下,香檳大廈其實有不平凡的過去。這大廈,曾幾何時是九龍區最高的華廈,是名建築師甘洺的作品,是首批分層出售的物業,是電影公司的辦公室,是不少明星出入的地方,也是不少電影的取景地。一幢舊廈,滿載著經歷和光與影的故事,也承載這座城市的變遷。 繼續閱讀

《英雄本色》:三十年的時代對照

螢幕快照 2019-01-03 下午3.50.16

《英雄本色》,香港八十年代最重要的電影之一,現在看幕前幕後當然星光熠熠,但當年這陣容其實並非票房保證。周潤發當年號稱「票房毒藥」、狄龍已過氣、張國榮在電影圈也未成氣候、導演吳宇森的事業更處於低谷。所以當年行內行外對此片的期望不高。公映後,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地高收,並以三千四百多萬的票房榮登當年香港的票房冠軍,周潤發與吳宇森更是山雞變鳳凰,並成了灸手可熱的票房保證。 繼續閱讀

電影新蒲崗

14.00 電影新蒲崗

新蒲崗位處黃大仙東南面,毗鄰舊啟德機場,其名稱源自附近的老村落蒲崗村,該村於淪陷時已被日軍拆毀。現在新蒲崗一帶過去是舊啟德機場07/25跑道(1939年落成)的所在地,當年飛機升降時更需要把一段清水灣道的車輛截停。五十年代後期,位於九龍灣填海地的新跑道落成啟用,舊跑道一帶則發展成香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工業區,以配合當年工業的蓬勃發展。新蒲崗除了在香港工業發展佔有一席重要位置外,在歷史上也有不能磨滅的影響,因為對現代香港有決定性影響的「六七暴動」,其導火線就是源自新蒲崗工廠的勞資糾紛。 繼續閱讀

映畫尖東

13.00 尖東 1

尖東是尖沙咀東部的商業娛樂區,規劃自七十年代原駐港英軍漆咸道軍營與紅磡灣填海地。八十年代是尖東最輝煌的時期,除了雲集甲級寫字樓外,也有不少日資和華資百貨公司進駐,還記得當年甚少大型購物商場的年代,尖東的百貨公司是香港人的購物勝地,當時更有百貨公司安排穿梭巴士從紅磡火車站接載遊客到尖東購物,令這區頓時繁榮起來。晚上的尖東又是另一番景象,最熱鬧的是酒吧、夜總會、卡拉OK、戲院等娛樂場所,一片紙醉金迷的景況,是最能展現八十年代香港繁榮靡爛的眾生相,另一方面也呈現出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不安狀況。 繼續閱讀

香港電影天台場景

12 天台

香港人煙稠密,大廈林立,是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單只商業區的摩天大廈,大多數新式的住宅樓宇也向高空發展,四五十層樓司空見慣。另一方面,因「土地問題」令貧窮戶也有被走向高空的趨勢,不少舊廈甚至是工廈的天台成了他們的棲身之所。兩類大廈呈現了不同的世界,這也是香港骨子裡貧富懸殊的複離本質。高密度和格局嶙峋的大廈分佈是香港一個獨特的城市景觀,而天台就是最能呈現這種在地質地的最佳地方。所以在香港電影中,大廈天台經常成為拍攝場景,這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電影所罕見。今期專題會為大家介紹一些在電影中出現過的天台場景,當中不少是大家眼熟但又說不出位置的經典場景。 繼續閱讀

張國榮電影足跡

11.00 張國榮電影足跡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節錄自臧克家的《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哥哥」張國榮可說是除李小龍外,唯一能持續在海內外都能發揮影響力的香港已故巨星。哥哥雖離開我們多年,但他昔日的風采仍叫人念念不忘。今年9月12日是哥哥的60歲生日,今期的專題會特別尋找他的足跡以作紀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