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春嬌救志明

43.00 春嬌救志明

2010年《志明與春嬌》、2012年的《春嬌與志明》、今年的《春嬌救志明》,七年的經歷,從初遇的憧憬沉澱出來的是磨蝕還是昇華?這七年對影迷來說彷彿陪伴著志明與春嬌,一起經歷,一起嚐盡當中的喜怒哀樂。故事從香港到北京再回到香港,當中的場景都因春嬌與志明增添意思,有些過去並不起眼的路橋小巷都因春嬌與志明而變成熱點,例如平時人跡罕至的偉業街天橋,因為志明與春嬌化身成打咭和拍攝勝地,天橋更被人稱作「志明橋」,電影確實有難以預估的力量。這次就從《春嬌救志明》中,看看有沒有另一個傳奇場景的誕生。 繼續閱讀

蘑菇咖啡

11.00 蘑菇咖啡 01

蘑菇是台灣著名生活設計品牌,創立於2003年,產品有T恤、帆布袋包、紙製品、日常雜貨等,並且出版其自家刊物《蘑菇手帖》。位於中山區的實體蘑菇店,除了售賣自家產品外,二樓更設有咖啡室,除了一般餐飲供應外,還不時舉辦音樂表演、專題講座等活動。在電影《花吃了那女孩》(陳宏一)中,透過網絡交友認識的U(張榕容)和林銘(魏如萱),初次會面的地方就是蘑菇。 繼續閱讀

Leisure Cafe

08.01 Leisure Cafe-1

店如其名,這家店予人Leisure的感覺。位於敦化北路幽靜的巷弄中,這令我對該店有先入為主的好感。一進店內,從其簡單樸素的裝潢、有趣懷舊的小擺設、柔和的自然光線,感覺非常舒適悠閒。店子的面積雖不大,但卻有一種開揚的空間感。 繼續閱讀

《我的少女時代》場景遊

25.00 我的少女時代 2

不論是曾經的少女還是少男,《我的少女時代》彷彿是一面鏡子,鏡中會見到曾幾何時的你(妳)與我,一個原來已遺忘但卻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我。相比現今的快餐年代,那個曾經用紙筆和錄音帶傳情的年代格外有份純真的浪漫。一百三十分鐘交織著笑與淚,那感染力來自一份共鳴。

到截筆為止,影片在台灣的票房已超過三億台幣,而片中不少拍攝場景也頓成影迷的朝聖熱點。本文嘗試為大家作嚮導,帶大家走遍新竹、桃園、台北、新北和宜蘭,去尋訪片中林真心和徐太宇的足跡。 繼續閱讀

共和大廈 東區華廈有設計

24 共和大廈 06

位於台北東區巷弄內的「共和大廈」是台北市最早期的豪宅,屋齡約50年,早期為華航機師宿舍。在陳宏一最新作品《相愛的七種設計》中,其主場景也選擇大廈內的「知了工作室」作拍攝地,即片中設計公司的辦公室。該處其實是導演的朋友開設的廣告公司,其朋友更為此空出辦公室一個月供劇組拍攝。 繼續閱讀

北台灣十個走漏眼電影場景

06.01 基隆火車站陸橋 04

《電影朝聖》自創刊以來,專題一直以香港為主,今期嘗試走遠一點,到北台灣為大家介紹十個有意思的電影場景。事實上,台北市觀光傳播局一直有印製一本名為《城市星發現-臺北追星之旅》的小冊,當中會介紹一些影視作品的拍攝場景,平均每年會更新一次。由於該冊所介紹的景點主要來自一些熱門的影視作品,所以本文會主力介紹這本小冊以外一些走漏眼但別具意義的電影朝聖地,順道令讀者認識一些小眾但出色的電影作品。 繼續閱讀

福和大戲院 不散的情懷

22 福和大戲院 不散的情懷 01
《不散》 © 2003 汯呄霖電影有限公司

作為一個影迷,特別是成長於戲院的全盛時期,對老戲院都有一份不散的執迷。蔡明亮作品《不散》也抒發了他對逝去日子的緬懷。電影以一家位於永和區的老戲院作場景,講述戲院在停業前最後一晚的故事。戲院在結業的前一天放映胡金銓的武俠經典《龍門客棧》,那夜有不少特別的客人前來捧場,當中包括《龍門客棧》的演員石雋和苗天。片末石雋對苗天說:「都沒人看電影了,也沒人記得我們了。」蕭少鎡在老戲院遇上大檔頭,感嘆之餘也是對老戲院和老電影作一次最誠摯的致敬。【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340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