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明月幾時有

00 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從一個東江縱隊小鬼隊成員的角度去展開故事,影片表面是主旋律,不過在許鞍華的烹調下顯得克制,沒有肉麻的慷慨激昂,而是用貼近人性的方式去講這段歷史和人民的處境。場景方面,電影除了在中國取景外,有一定篇幅也選在香港取景,部分場景的背景更與電影有微妙的關連。 繼續閱讀

開平自力村 讓子彈再飛一會

18-%e9%96%8b%e5%b9%b3%e8%87%aa%e5%8a%9b%e6%9d%91

碉樓是江門五邑(鶴山、開平、恩平、新會、台山)的獨特建築文化,有多達4000多座遍佈於五邑鄉間。當中以開平的碉樓最為集中,該處現存有1833座碉樓,故被稱為「中國碉樓之鄉」。屹立於田野之間的碉樓有著多種建築風格,有歐洲中世紀城堡的特色,有古希臘神殿的柱廊式,也有古羅馬的建築風格等等。形成此風格的原因,大概是基於五邑是中國最大的僑鄉,這些心繫故土的華僑每每將他們在西方的見聞寄託在故鄉興建的房屋上,而碉樓的工匠也因應自己的理解而建成這種結合傳統中國與西方風格的獨特建築,再加上當時五邑經常有洪災及匪患,故高大的碉樓也有防衛之用。 繼續閱讀

銀錠橋 那年十七歲的單車

12-%e9%8a%80%e9%8c%a0%e6%a9%8b-2012-05-11-%e5%8c%97%e4%ba%ac-016

銀錠橋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什剎海,位處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由於橋形似元寶,故以「銀錠」為名。銀錠橋始建於明代,1984年曾經過重建,橋身正面那刻上的「銀錠橋」三字是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先生題寫的。銀錠橋位處的地區是熱門的遊客觀光區,當中以其「三絕」(眺望西山、觀賞荷花和品嚐烤肉) 最為人稱道。橋的周邊是翠麗古樸的前海和后海、縱橫交錯的老胡同、各式各樣的個性酒吧和小店,無怪乎經常都擠滿遊客。 繼續閱讀

中國電影博物館

原文於2012年12月3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12-%e4%b8%ad%e5%9c%8b%e9%9b%bb%e5%bd%b1%e5%8d%9a%e7%89%a9%e9%a4%a8-01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南影路的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週年而興建。博物館佔地65畝,建築面積近38000平方米,周邊環境開揚,令建築物顯得格外宏偉。博物館主要分為電影藝術展覽區、電影技術博覽區、影院區和綜合服務區四個部分: 繼續閱讀

利瑪竇墓

原文於2012年11月21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11-%e5%88%a9%e7%91%aa%e7%ab%87%e5%a2%93-01

利瑪竇墓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內,於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利瑪竇是天主教來華傳教的先鋒,在華期間,他廣結官員與名流,除向他們宣揚天主教思想外,還傳播西洋的科學知識。利瑪竇在朝廷人緣甚佳,故在他去世後,朝廷一改外國傳教士必須葬於澳門的慣例,恩准他安葬於北京,並於「滕公柵欄」賜地予利瑪竇安葬。 繼續閱讀

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

原文於2012年6月6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09-%e5%9c%8b%e5%ae%b6%e4%b8%ad%e5%bd%b1%e6%95%b8%e5%ad%97%e8%a3%bd%e4%bd%9c%e5%9f%ba%e5%9c%b0-01

位於北京市懷柔區的中影數字製作基地,佔地800畝,是中國影視旗艦中影集團一個集電影開發、拍攝、後期製作、科研和旅遊觀光的大型基地,於2005年開始動工,2008年完成第一期工程並正式啟用。基地共分為11個區域,包括多個按照國際電影攝影標准設計搭建的攝影棚、一個大規模的數字製作棚區、一個大型器材服裝道具庫、一個大型置景車間、一個光盤生產車間、一個動漫產業試驗區和一批大型的外景拍攝地。基地現仍在擴建中。 繼續閱讀

北京當代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

原文於2012年5月29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07-%e7%99%be%e8%80%81%e5%8c%af%e9%9b%bb%e5%bd%b1%e4%b8%ad%e5%bf%83-01

位於北京市東直門的當代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是中國大陸第一家藝術影院,於2009年11月試業,同年12月正式開幕。電影中心由香港安樂電影有限公司運營和管理,與香港油麻地電影中心的方向一樣,主力拓展電影文化與交流,及為國內外具質素的電影 (特別是一些非主流電影) 提供一個放映和交流的平台。 繼續閱讀

外白渡橋

原文於2012年4月5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06-%e5%a4%96%e7%99%bd%e6%b8%a1%e6%a9%8b-01

作為上海的重要標誌,外白渡橋是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的連接橋樑,始建於1906年。橋樑處於蘇州河與黃浦江交界,是連接黃浦與虹口兩區的重要交通要道。外白渡橋歷經中國近一世紀的大時代,隱隱散發著近代上海那段不平凡的歷史。由於外白渡橋對上海有著獨特的角色與意義,不少論及上海的電影都不期然與之扯上關係。這些電影包括婁燁的《蘇州河》、李安的《色戒》及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