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給我一個道歉/Insult
年份:2017
導演:Ziad Doueiri
演出:Adel Karam, Kamel El Basha
《給我一個道歉》(The Insult),是黎巴嫩裔導演Ziad Doueiri繼前作《炸彈枕邊人》(The Attack)後,再度觸及中東敏感議題的電影。此片在去年的巴勒斯坦電影節被選為閉幕片,但因有滋事份子衝擊而被迫取消放映。不過,電影在同年的威尼斯影展榮獲最佳男主角獎項,並入選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侯選電影之一,其成績受到各方肯定。
不要因電影來自陌生的國家和複雜嚴肅的議題而卻步,電影厲害之處是用最簡單引人入勝的方式令觀眾投入電影所說的背景,並理解當中複雜的議題,部分更與大家的處境微妙地連結。
電影兩位主角來自不同的族群,東尼(Adel Karam 飾)是黎巴嫩裔的基督徒,耶薩(Kamel El Basha 飾)則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勒斯坦難民,二人因一件小事互不退讓,事情越搞越大,將事件延伸至法庭,並激起族群間的衝突,甚至要總統出面調停⋯⋯
人性的偏執,可以因一件看似容易解決的矛盾弄至無可挽回的尷尬處境,不過電影希望觀眾走多一步,代入兩位主角的立場,想想他們為何要這樣堅持一些普通人認為的小事,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要攞番個彩的意氣之爭。當中涉及一段複雜的國仇家恨,宗教衝突,還有近年因難民問題而蘊釀的社會矛盾。
導演最令人欣賞之處是沒有偏向某種立場,嘗試抽離以一個人性理性的角度去看問題。在這個極端對立的民族矛盾底下,用這個角度看相關議題是極需要勇氣的。
說到底,多數大問題都是沿於小事,以訛傳訛各自發酵歪曲,再加上投機政客的混水摸魚,在蝴蝶效應之下小事可以延發至無可挽回並難以想像的問題和仇恨。這種仇恨令人不能理性看問題,自以為是地以歪曲的狹隘思維看事情,最後只有累鬥累,將問題惡化。
電影也特別控訴政客的不可信,見利忘義,讓我想起《古惑仔6之勝者為王》忠勇伯(陳松勇 飾)借杜月笙的說話:「那些人哪,把我們都當成尿壺啦,要用的時候把我們用一用,無用的時候往床底下一塞,把你尿得很臭,尿得髒兮兮的,說你臭,嫌你駡你⋯⋯」雖粗鄙,但精警。
劇照來源:巴福斯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