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面書群組中與影友談及杜琪峯拍攝經典作《鎗火》期間的艱難情況,對他們的團隊在資源緊拙的情況下所激發的潛能感到讚嘆。而在彼岸的台灣,有一位電影導演也不斷在類似的環境下成長,他以極低的成本加上精準的取材和靈活即興的拍攝方式完成了多部短片和三部長片,並在國內外得到很高的評價,是台灣近年備受矚目的年輕導演。這位導演只有32歲,他的名字叫趙德胤(Midi Z)。
趙德胤是緬甸華僑,祖籍江蘇省南京市,其先輩隨國軍遷至雲南,繼而在緬甸定居。趙氏於1982年在緬甸的邊境城市臘戌出生,在家中五兄弟姊妹中排最小,其英文名「Midi」,是雲南話「小兒子」的意思。趙氏16歲到台灣唸書,就讀國立台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印刷科,繼而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升學,並完成其備受讚賞的短片作品《白鴿》。 《白鴿》是趙德胤的大學畢業作品,此初試啼聲之作更入選釜山影展、哥本哈根影展、澳大利亞影展、里昂影展、西班牙短片影展、台灣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等多個國內外的影展,令趙氏的才華得以在世界電影舞臺展現。這部作品共花了七天時間拍攝,期間趙氏嘗試過不同的崗位,也遇過各種困難,這些寶貴的經驗令他更有信心去接受難度更高的挑戰,例如之後與劇組大膽深入危機四伏的緬甸拍攝《歸來的人》等電影。
《白鴿》
2009年,趙德胤成為第一屆金馬電影學院學員,在課程中,他在侯孝賢和李安等導師指導下獲益良多,並在侯孝賢監製下完成短片《華新街記事》。影片聚焦在台緬甸華僑,講述一群在華新街聚集又無所事事的緬甸少年,在等待台灣身份證期間與肉販起了衝突,當中帶出對身份認同和鄉情的深思。影片用了三台隱藏攝影機拍攝,營造一份毫無裝扮的真實感,有一種粗獷的生命力。
《華新街記事》
2010年11月,緬甸民主領袖昂山素姬獲釋,令許多身在異鄉的緬甸人對故鄉的前境都懷有期許。在這個大背景下,趙德胤於2011年完成其首部長片,也即是他的「歸鄉三部曲」的首部《歸來的人》。
《歸來的人》一方面講述一個回到故鄉的緬甸人在大時代改變下那種無法挽回的疏離感,另一方面也探討部分緬甸青年如何為出國尋夢而掙扎的故事。透過這部電影,趙氏為大家揭開緬甸的神秘面紗,將緬甸的真實面貌為大家呈現。而此片在海外也引起很大迴響,並入選釜山影展 New Currents 單元正式競賽片、鹿特丹影展老虎獎正式競賽片等。
2012年,趙德胤根據他故鄉親友的故事完成了「歸鄉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電影由《歸來的人》原班人馬製作,繼續拍攝他所熟悉的東西。電影講述一對緬甸兄妹偷渡到泰國,不料妹妹被人口販子擄走,哥哥為了籌贖金,鋌而走險販賣製毒原料。影片延續了《歸來的人》對社會低下階層生存處境的描繪,以導演的觀點寫實地呈現緬甸的面貌。此片獲得鹿特丹影展HBF電影基金贊助,並入選鹿特丹影展、釜山影展、溫哥華影展等。
2013年底,趙德胤再次以低成本和精簡的劇組深入中緬邊境拍攝他的「歸鄉三部曲」最後一部《冰毒》。影片繼續聚焦在政社變遷和全球化的影響下無法適應改變的不幸者,以簡單和冷靜的筆觸,真實地呈現一個殘酷無情的世界。電影平淡的調子背後蘊藏巨大力量,令觀眾的情緒深深被牽引著。結尾一段令人措手不及,但這正好有力地象徵一個血淋淋的殘酷現實。趙氏繼前作《歸來的人》和《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的歷練後,此片是一部結構更完整、視野更廣闊的作品,導演的手法也更加成熟。《冰毒》公映以來皆受到國內外影展的青睞,並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及媒體推薦獎、愛丁堡影展最佳影片、瑞典Peace & Love影展最佳導演等獎項,而此片更代表台灣角逐今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候選名單的電影。
最近,趙德胤完成了新作《挖玉石的人》,並入選鹿特丹影展的片單中。此片於中緬邊境的克欽邦拍攝,該處綿延上百公里的玉礦區是緬甸政府與少數民族獨立軍開戰的地區,趙德胤與其劇組用上長達一年的拍攝期紀錄該區的採石工人如何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區賺錢幹活的現況,期望這部題材新鮮的紀錄片令趙德胤在國際舞台上繼續發光。 現正舉行的香港獨立電影節特別選了趙德胤為今年的獨立焦點,期間會放映他多部作品,是一次過有系統地了解其創作脈絡的好機會。
對趙德胤作品有認識的觀眾,一定會對其御用男女主角王興洪和吳可熙有印象。香港影評人張偉雄在一篇介紹趙德胤的文章中也以趙德胤的「李康生」和「陳湘琪」來形容他們,以下是這兩位趙氏班底的簡介。
王興洪(王福安)
王興洪祖藉雲南省騰沖縣,1982年出生於緬甸,與趙德胤自小一起長大,在電影《歸來的人》中的榨油廠其實就是他的家。王興洪於2002年到台灣念書,是台大材料科學系、清華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的高材生。在趙德胤的作品中,王興洪儼如他的御用男主角,但其實王興洪在劇組的正式崗位是製片,直到《歸來的人》開始兼任男主角。王興洪雖非科班出身,但其演技卻內斂自然,格外有份真實感。王興洪還有另一個名字王福安,很多人會誤會為兩個不同的人。據趙德胤說,演員的身份會叫王興洪,製片的身份則叫王福安。
吳可熙
吳可熙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土耳其語文學系,大學時期已開始接觸表演藝術,並參與不少舞台劇和獨立電影的演出。自《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開始,吳可熙開始成為趙德胤的重要班底,她為了演活緬甸華僑的角色,曾下了不少功夫學習緬甸和雲南的方言,更親自到緬甸街學習及觀察緬甸人的生活習態。所以不少觀眾初次在趙德胤作品看到吳可熙的演出時都會被她的神態與動靜誤導,以為她真的是一名緬甸人。
文字來源:王冠豪(2015)。<獨立焦點趙德胤>。《電影朝聖》,Vol.2(2015年1月),頁12-17。
照片來源:王冠豪
劇照來源:岸上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