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東歐巴黎哭泣的國度

原文於2012年9月17日在前部落格上載

04-%e5%b8%83%e5%8a%a0%e5%8b%92%e6%96%af%e7%89%b9-01
革命廣場 (Piata Revolutiei) ~ 此處為89年12月羅馬尼亞獨裁者壽西斯古下令血腥鎮壓示威群眾前演說的地方

到遊年份:1999年春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曾幾何時被譽為是東歐的巴黎,這裡曾是巴爾幹的文化之星,但也是歐洲政治上的火藥庫。上圖是市內著名的革命廣場 (Piata Revolutiei),這裡見證著這一國家的變遷,特別是那場發生在1989年聖誕的政變,直接令一代強人壽西斯古 (Nicolae Ceausescu) 戲劇性的被推翻及處決。

壽西斯古,1918年1月26日生於羅馬尼亞一個農民家庭,他曾當過鞋匠,於16歲那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自此以後,他的政途可謂一帆風順,並於1965年成為羅共總書記,正式權傾羅馬尼亞。那時的壽西斯古,不但是共產國家內最年輕的領袖,更是其中少數敢於向老大哥蘇聯說不的國家。例如在1968年蘇聯出兵捷克一役,他拒絕為蘇聯提供協助,這膽量與風骨為他贏得國民的擁戴,更獲得美國資本主義陣營的經濟支持。在壽西斯古領導下,羅馬尼亞成為當時最富裕的東歐共產國家。

權慾可令人進取,也可令人腐化,壽西斯古亦是因這東西而墮進一個萬刧不復的深淵。自80年代開始,有感壽西斯古政權日益腐化,羅馬尼亞國內異見之聲迭起,壽西斯古並沒有因此而反省,反之是大規模打擊異己,羅馬尼亞也因此而受到西方國家的制裁。自此以後,羅馬尼亞的經濟正式步入寒冬。壽西斯古為了面子以盡速歸還向西方國家借的外債,只好向貧困的大多數國民下手,指令要勒緊褲帶渡過難關;但諷刺的是,壽西斯古一家依然過著如帝皇般的奢華生活,無怪乎民怨沸騰。那時的羅馬尼亞,漸漸從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瞬間變得一窮二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個與人民福祉背道而馳的統治者,終會有被人民遺棄的一天,此乃千載不變的定律。

04-%e5%b8%83%e5%8a%a0%e5%8b%92%e6%96%af%e7%89%b9-02
此碑為紀念89年12月被血腥鎮壓而犧牲的示威群眾

04-%e5%b8%83%e5%8a%a0%e5%8b%92%e6%96%af%e7%89%b9-03
House of Republic ~ 壽西斯古耗盡民脂民膏而建的豪華宮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